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9篇
  免费   367篇
  国内免费   561篇
林业   941篇
农学   844篇
基础科学   704篇
  651篇
综合类   4935篇
农作物   677篇
水产渔业   448篇
畜牧兽医   2513篇
园艺   820篇
植物保护   294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469篇
  2018年   500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736篇
  2013年   612篇
  2012年   653篇
  2011年   716篇
  2010年   721篇
  2009年   587篇
  2008年   611篇
  2007年   571篇
  2006年   495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334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5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了研究变流量对黄土丘陵区浅沟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以延安燕儿沟流域26 °坡面浅沟为研究对象,在变流量5~10、10~15、15~20和20 ~ 25 L/min的条件下,采用野外放水试验测定产沙率、含沙量、流速和阻力参数等产沙和水动力参数的变化.结果 表明:变流量后较变流量前,浅沟径流平均产沙率、平均含沙量和平均流速...  相似文献   
992.
为了适应在夏季进行活鱼运输,要使活鱼运输水槽内的水保持适当的温度,本专利采用新的冷却方法和冷却装置。其特点是简化了制冷装置,降低了运输费用,是一种新颖的活鱼运输设备。  相似文献   
993.
为探索网箱养殖鳜鱼的工艺技术,解决池塘养殖鳜鱼起捕率低、商品不集中,以及养殖鳜鱼的饵料系数,饵料鱼的品种、适口性和饲养周期等技术问题,我们于89年开展了网箱养鳜鱼的试验,该试验从5月21日开始催产孵化鱼苗,到七月中旬鱼种投入大网箱,经10个月的饲养,最大个体达500克,最小个体152克,平均尾重252克,折合亩产1927.8公斤。增肉倍数28,饵料系数5.58。  相似文献   
994.
1988年在英守水库进行网箱养殖罗非鱼对水质、鱼产力、经济效益等因子的初步探讨,试验网箱475m^2产鱼37.796.15kg,饵料系数1.69,盈利81320.36元,并可增产链鳙鱼11330kg。  相似文献   
995.
应用二氧化氯代替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杀菌试验,找出了二氧化氯的最佳投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人造海水维生系统的水体中,二氧化氯浓度维持在0.03-0.05mg/L,能有效改善水质和预防海洋动物疾病,且不伤害维生系统的功能,是一种优良的替代消毒剂。  相似文献   
996.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对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sp.)和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下,台湾泥鳅和泥鳅的形体性状、营养成分和品质差异,并探讨了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台湾泥鳅的肥满度显著高于泥鳅,其中,池塘养殖模式下的台湾泥鳅(P. dabryanus ssp. pond-cultivated, PPOC)肥满度(1.00±0.01)显著高于池塘养殖模式下的泥鳅(M. anguillicaudatus pond-cultivated, MPOC) (0.50±0.01) (P<0.05)。泥鳅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台湾泥鳅(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台湾泥鳅(P<0.05),其中,稻田养殖模式下的泥鳅(M. anguillicaudatus paddy-cultivated, MPAC)粗蛋白含量最高,达(21.09±0.57)%。除内聚性外,台湾泥鳅的质构特性显著高于泥鳅(P<0.05);养殖模式对2种泥鳅的形体性状有显著影响,PPOC肥满度显著高于稻田养殖模式下的台湾泥鳅(P. dabryanus ssp. paddy-cultivated, PPAC) (P<0.05),MPOC肥满度显著低于MPAC (P<0.05)。池塘养殖模式下2种泥鳅的致动脉粥样化指数和血栓形成指数显著低于稻田养殖的相同品种(P<0.05),硬度(PPOC)>硬度(PPAC),弹性(MPOC)<弹性(MPAC) (P<0.05),稻田养殖模式的2种泥鳅的谷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缬氨酸和甲硫氨酸高于池塘模式的相同品种(TAV>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形体性状与营养品质密切相关,肥满度与体长体高比呈负相关(–0.996),与质构特征、粗脂肪含量呈正相关,与水分、灰分、粗蛋白含量呈负相关。基于肥满度、质构等指标,PPOC最适合作为泥鳅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997.
植物组织培养:最新进展和潜在的应用(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组织培养体系在基础研究和商业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能,例如园艺产业。组织培养过程伴随着一系列关于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和表观遗传的改变。分子水平的改变主要包括基因突变、DNA重组、染色体变异和表观遗传调控(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小RNA调节)。这些改变被认为能促进外植体对培养环境的适应并有益于随后的形态发生。目前,组培已在商业应用和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基本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概念、培养基的制作、外植体的选择、各种激素的作用机理、植物离体快速繁殖的3大难题(外植体的污染、褐变、试管苗的玻璃化)以及防止措施,并详细阐述了植物离体快繁、无病毒苗木培育、培养细胞突变体、人工种子和离体培养期间分子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克隆盐藻淀粉磷酸化酶基因,并初步分析其基本性质和表达蛋白。[方法]采用RT-PCR和RACE的方法克隆基因;生物信息学系统分析其性质;构建原核表达载PGS21a-DsSP转化于E.coli BL21表达蛋白,采用GST-SefinoseTMKit和Western Blot分别纯化、检测该融合蛋白。[结果]成功克隆出1种淀粉磷酸化酶(GenBank accession No.KF061044)命名为DsSP;分析得到了其基本性质并预测了该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该融合蛋白在上清和包涵体中均存在,且对上清蛋白成功纯化;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其在E.coli.BL21中成功表达。[结论]为进一步阐明DsSP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比较新川中岛和艳红桃2个桃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以期为筛选出适应贵州省气候特点的优良桃树品种提高依据。[方法]连续3年(2011~2013)调查新川中岛、艳红桃2个在当地表现较好的引进桃树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和抗逆性等内容,并进行比较筛选。[结果]2个桃品种在当地科学管理条件下,从综合比较结果看,新川中岛和艳红桃的树势分别表现为较强和强,枝条萌芽率分别为55.82%和55.81%,成枝率分别为28.39%和23.26%,叶片大小分别为17.1 cm&#215;4.2 cm和19.5 cm &#215;5.0 cm,花的大小为4.8 cm &#215;4.7 cm和4.8 cm &#215;4.9 cm,座果率分别为43.19%和26.66%,成熟期分别为7月中下旬、7月下旬~8月上旬,平均单果重分别为195.5和216.9 g,含糖量分别为13.5%和15.8%,单株产量分别为41.3和43.1 kg,果实可食率分别为94.35%和93.81%,都表现为适应性强。[结论]从综合比较结果看,新川中岛品种表现很好,艳红桃品种表现较好,适合在该地区适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仔猪在14日龄接种蓝耳病毒疫苗,25日龄接种猪瘟疫苗,检测接种蓝耳病疫苗和猪瘟疫苗后的免疫合格率。[方法]采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瘟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抗体表达量。[结果]猪蓝耳病疫苗免疫3 d后,6.7%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7 d后,26.7%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14 d后,85%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后30 d 100%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猪瘟疫苗免疫3 d后,13%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7 d后,40%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14 d后,58.3%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免疫30 d后,83.3%免疫个体为抗体阳性。[结论]仔猪在蓝耳病疫苗免疫3 d后抗体效价最低,30 d后免疫效果很好,接种猪瘟疫苗3 d后抗体效价最低,仔猪不足以抵抗病毒侵袭,虽然蓝耳病疫苗和猪瘟疫苗接种后30 d,抗体水平都达到了农业部规定的70%的标准,但是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不能达到100%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